【世界报资讯】志愿填报总体思路是什么?不能盲目攀高 也不要妄自菲薄

2023-07-03 15:59:42 来源:信网

原标题:2023高考 | 志愿填报,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7月5日至7日,考生将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资料图】

志愿填报总体思路是什么?志愿填报前,考生需要做哪些准备?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是什么?如何充分使用各类参考信息?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考生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如果你有以上疑问,就继续往下看吧!

志愿填报总体思路是什么?

总体原则:综合研判,全面分析。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

第一步: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知政策。查询高考成绩、位次和分数线,把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高考政策信息,全面衡量,合理定位大致的拟报考高校范围,同时考虑专业选择。

第二步:统筹兼顾。兴趣优势+职业规划+现实条件+社会需求。基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与职业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考虑自身条件、个人意愿及经济条件,着眼于时代趋势与社会需求,初步确定高校和专业。

第三步:初选志愿。“大菜单”+“小菜单”+“志愿菜单”。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高校及专业范围,上下延伸选出“大菜单”(200个左右的志愿),适当缩小范围至“小菜单”(140个左右的志愿),再全面衡量形成“志愿菜单”(100个左右的志愿)。

第四步:优化志愿。“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对“志愿菜单”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按“冲、稳、保”的策略,分层次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

第五步:正式填报。一键导入+动态调整+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这时可以调整志愿顺序或修改志愿,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特别提醒:春季高考考生必须在本人选报的专业类别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专业及高校,尽可能报满可选择的所有招生专业。重点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高校及专业情况合理确定志愿顺序,用足96个志愿机会。

志愿填报前,考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1)仔细查看已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2)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3)理性分析往年尤其是2022年、2021年有关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4)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取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理性选择。

考生填报志愿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是什么?

(1)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普通高校招生专业计划,内容包括院校代号及名称、专业(专业类)代号及名称、招生层次、选考科目要求、计划数、学制、学费参考、专业备注等。2023年6月中下旬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相关信息可查看《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现代教育》6月增刊)。每段(次)录取结束后,院校剩余招生计划通过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统一公布。届时,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开通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系统提供按院校名称、专业名称、选科要求、院校所在省份、层次(本、专科)等条件的查询筛选计划功能。

(2)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另外,还要注意选考科目要求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否则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考生可登录高校的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3)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院校投档情况表等往年投档情况,可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

(4)2023年考生成绩排序信息。对于普通类考生来说,提供“1+6”成绩的有关排序信息,“1”是指高考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6”是指等级考试6科中,选考某一科的所有考生总成绩分段表。参加艺术、体育专业考试的,还提供艺术类统考综合成绩分段表、艺术类统考专业成绩分段表、体育类综合成绩分段表等,填报志愿前将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布。

考生如何充分使用各类参考信息?

考生在查阅上述公开信息时,要科学辩证使用,可以分为2类:

第1类是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和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院校代号及名称、专业代号及名称、选科要求等信息都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直接依据,高校招生章程中对于考生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的要求考生也要严格遵守。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填报志愿。

第2类是供参考的数据,比如考生的位次信息、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一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及往年情况,做一个大致定位。2022年、2021、2020年的投档录取情况是新高考模式下的录取信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考生可理性参考,大致定位所选择的院校及专业范围。

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志愿填报时,首先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然后,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考虑包括:

(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

(2)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将决定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3)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简单一概而论,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爱好、个性特长及院校选考科目范围进行专业选择。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就业时却成了冷门,需要考生理性判断。

(4)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其志愿选报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考生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选择专业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一要首先考虑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二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有时专业名称相似,但是学习内容和将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大不相同。例如口腔医学,授予医学学位,可从事医生工作;口腔医学技术,授予理学学位,从事假牙设计制作,不能从事医生工作。三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选择院校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一要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方式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二要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

【来源:山东教育发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