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拨1000米,最高点为位于西部的棋盘山,主峰海拨1745.5米,最低点为南池乡的二神口,海拨高度为916米。全县辖6镇7乡 306个行政村,总人口17.8万人。
沁县好名,三点水驻在心畔,诗意盎然。沁县好地,天然水乡清泉流淌奔涌,亘古不停,在常常因涸而瘠的北方有这么块宝地,是上天莫大的恩泽。
(资料图片)
走过铜鞮、沁州、沁县三个命名阶段,沁县历史的天空色彩斑斓。沁县最初作为军事需要而设,殷商为阏与国,春秋始称铜鞮。沁州延续了铜鞮的军事文化,从它的设置到地位的晋升都浓浸刀兵之气,2500多年来,一直是上党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北朝烽烟、宋金对垒、满清入关,这里在战火中繁衍生息,传承文脉。辛亥革命成功,沁州改名沁县使用至今,1882年的铜鞮县,1122年的沁州,再续新篇传奇。
千泉之县
“天赐一水,地嵌九湖。漳河源头、漳源湖、景村湖、北海、迎春湖、西湖、南湖、铜鞮湖和千女湖,如同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百草丰茂,万鸟声喧。”
荡舟沁县,好不惬意!
太行太岳两山的断裂带蕴藏的丰富地下水,在沁县这个小盆地四周,成百上千处上升泉沿着地缝冒出地面,全境大小支流126条、633公里,湖泊湿地62处、10万余亩,泉水270多处,形成河流的上升泉有76处,水资源总量2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沁县“半城之域”都在碧波涟漪之间,轻轻摇曳、悠悠荡漾,无怪乎被称为“千泉之县”。
天然地表水在沁县被精心收集起来,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水库,个个温顺,沉默,平静而淡泊——大的水量充足,一眼望不到头,小的淙淙而过,即便规模不大,也是自由奔放的活水。不管大水小水,河岸皆柳树成林,杨树静立,或婉转缠绵,或挺拔清俊,颇有江南水乡的情致。
有好水的地方,生物多样性自然十分丰富。有统计数字表明,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动物63科20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这些野生动物中,以珍稀鸟类资源最为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金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苍鹰等等。上百只灰鹳的家园,好不壮观。
沁县传统民居
沁县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作为土木二层楼,民间俗称“五檩二架大小方,四梁八柱二层楼。”五檩指所用檩条五根,二架指前后两坡搭椽,一搭椽一般为4—6尺,二搭椽为6—8尺。大小方指大梁上头加一根小梁,受力均匀。四梁八柱指每根大梁由两根柱子支撑,是实际受力点。以三间楼为例,四道横梁就有八根柱子,山墙上也有横梁,墙内隐立木柱。如五间楼就成了六梁十二柱子。柱子很重要,从楼上到楼下,一根柱贯通,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结构,坚固耐久,俗语称“房倒屋不塌”,道理就在于此。沁县的二层楼,楼上是让存放粮食的,两层之间有类似大梁的腰挺,腰挺上铺设棚板,即可囤存粮了。
沁县二层楼,一般为出檐椽,通风性能好,历一二百年没有问题。楼的外观,根据财力多寡,雅素不等。有钱人家,用精美木雕装饰一番,四个腰挺出头,常见福、禄、寿、喜等图文字样,还有的在窗棂、户檐上做垂花雕饰等。大户人家,不仅有主楼,还有配楼,甚至四合楼院,几进楼院。大门也十分讲究,花费比两座楼用资还多,常见有二梁四柱五檩架式,门楼上通瓦脊兽,门柱上方施以木雕,雕刻以吉祥喜庆图案为主,如黄鼠吃葡萄、吉庆有鱼、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门前设五层石阶,两边安放石狮一对,门里设平安转扇,平时不开,从左右两边进出。中置匾额,常以名人题词,如“耕读传家”、“福禄祯祥”等字样,以显示主人身份。
沁县民居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家家户户安土炕,楼室正间,门右常为一盘大炕,做饭取暖一兼二用。冬天一般人家是不生炉火的,做饭时炕也就烧热了,俗话说:“炕暖三间热”。
沁县的二层土木楼,跟当地资源条件密切相连,因受地下无煤影响,烧砖不易,所以多为土木建筑。由于该县土厚水沛,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域,历史上粮食一般可以自足,丰年便有存粮,地下多潮,所以建楼可以长期存放。包括取暖方式也与本地自然条件有关。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沁县民居折射着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魅力。
来源:山西永沁旅行(小邱)、如此这般学地理(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