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配合推进深圳保障性住房体系调整工作,建立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相适应的配套地价标准,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
【资料图】
深圳着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资料图片)
《规则》的起草说明中明确提到:“目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在牵头制定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取消了原来的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住房类型,新增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细分为政府组织配租和社会主体出租两种类型)、共有产权住房等住房类型,同时对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售价水平进行了调整。”
官方文件正式出台后,深圳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由当前公共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三种类型为主,转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三种类型为主。
事实上,今年1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就联合市司法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根据通告内容,深圳市共有产权住房实行产权按份共有,购房人产权份额按照项目销售均价占市场参考价格的比例确定,原则上不低于50%,同批次销售的同一项目的产权份额相同,其余部分为政府产权份额,同时共有产权住房实行产权封闭流转。
据了解,以往安居型商品房、可售型人才住房的售价约为同片区商品房的6折,签订买卖合同满10年后,可申请取得住房完全产权。而共有产权住房,未来售价约为同片区商品房的5折,采取封闭流转,在签订买卖合同满5年后,只能面向符合条件的对象转让产权份额或者申请收购,无法取得完全产权。
当下,一方面随着安居房、人才房成为历史,共有产权住房开始登上舞台,另一方面,深圳也在着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根据此前深圳市公布的“十四五”规划调整,将原来规划的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54万套(间)的目标,调整为不少于74万套(间),大幅增加的20万套(间),均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3月30日,深圳大学总医院等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集中开工,建成后将提供2800套房源。这几个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自有闲置土地。此外,今年2月底,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行动在龙华区元芬新村启动。至此,存量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成为深圳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主渠道之一。活动当天指出,深圳接下来将围绕“20+8”产业集群、“20+20”产业集聚区和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城中村区域,开展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为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提供大规模的经济适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广东建设报记者 姜兴贵
◎ 编审:余月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